104survey.com也是ESOMAR (European Society for Opinion and Marketing Research)的會員之一,一年也繳了不少的會費,故每個月都會收到ESOMAR定期update的資訊和全球性survey的月刊。最近再翻閱最近一期的Research World的月刊時,突然發現竟然又多了好幾家專門做online survey的新公司,另外也多了很多做online survey panel的新公司,這不只是這個月的現象,而是連續三個月都有這樣的現象,除了這些打廣告的online surveyonline survey panel以外,這幾期的Research World也都陸續在探討online survey的趨勢、限制、方法、和傳統方式的比較、panel的合適性等等,這說明了什麼呢?我看到的是一種新型態調查方式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

網路調查的緣起大概在2000年開始,但是很快的就遇到網路泡沫化的沖擊而迅速消失,之後在online survey上其實就沒有太多漣漪產生(有做的也是零星少數的公司,如創市際),一直到3年多前的emailcash.com.tw的進入和2年前104survey.com的進入後,online survey的事場開始在台灣熱鬧了起來(去年則有東方線上加入)。從台灣整體市調市場來看,大型的市調公司也都紛紛建立了online surveypanel或是機制,無法建立(可能是人力、物力、時間或能力問題)自己的online survey panel或機制的也紛紛找了所謂的partner一起來迎接online survey浪潮的來臨。事實上,國外的大型online survey公司因為要承接所謂global的市調案,都在各個國家進行panelpartner的建立,104也在3年多前被一些國外的大型online survey公司徵詢過是否有意願成為他們的台灣online survey panel,當然到目前為止104survey.com也是這些國外大型online survey公司很好的partner,這幾年間也合作了非常多次的online survey的案件。

回想約在一年多前接受工商時報記者的採訪時有提到,台灣的online survey接受度較高的市調客戶會是以廣告&媒體代理商和大型的直客為主,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廣媒代的市調案量需求是大的,且又非常重視時間和金錢,online survey這種調查方式是非常符合其需求的(尤其在做廣告測試的survey上更是有幫助);而大型的直客因為比較了解online survey的調查方式(包含限制),因此願意在年度的市調預算中挪移部份的市調預算來測試online survey的成效,當然大型直客的市場調查人員也會從一些國內外survey相關的報導中得知online survey的相關訊息,排斥和抗拒性當然較低。這其實和online survey開始的目的是有些落差的,因為online survey的特性是快速、節省成本、同步行銷;這是中小企業在做surveymarketing時很需要的,也是有些中小企業一直還沒開始做surveymarketing時的障礙(因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但礙於中小企業主和survey相關的從業人員對於online survey的陌生程度還很高,平常也沒時間和精神吸收相關的資訊,故在推動online survey上還有一定程度上的難度存在,這是目前台灣survey市場的現況也是較為可惜之處。

最後提一下,online survey最重要的關鍵因子就是panelpanel品質的好壞其實直接影響survey的品質,而panel的品質決定點是在於真實性、不重複、分類清楚,好的panel品質再搭配上好的survey平台和機制再加上專業的研究人員,其實這樣的online survey品質和傳統的電訪或面訪品質是不太會有差異存在的(以目前台灣人口15~45歲的網路接觸率來看,不會比其他調查方式的接觸率差)。常有人問我,愈來愈多的online survey公司出現會讓我擔心嗎?其實不會,除了對於104survey.companel品質有極高的信心水準外,我也蠻希望愈來愈多的online survey公司的加入,可以推動台灣online survey的進展快一些,也透過大家的加入能讓中小企業主和相關從業人員更清楚和了解,進而消除跨入online survey的障礙,這樣才符合online survey原始的精神和目的,也可讓台灣整體的online survey水準更上層樓。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第三天一到澳門碼頭(搭乘噴射快艇穿梭港澳)就發現長長的人龍在排隊搭乘威尼斯人的穿梭巴士,於是乎排了好久的隊伍後搭上巴士就朝聞名遐邇的「威尼斯人」出發了,在抵達「威尼斯人」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超級大],因為光是開車繞就要不少的時間(後來查了一下約有56個足球場這麼大,且還打算興建中)。下了車要去check-in時的感覺就是[人超多],心裡不免想著現在不是很不景氣、這邊一晚的價格也不便宜嗎?

「威尼斯人」在我認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個部份:[享譽國際的太陽馬戲團最新劇碼ZAIA]、[考驗人性和充滿驚喜的威尼斯人賭場]、[近四百家的shopping mall加上永遠藍天白雲的人造天空]。

到「威尼斯人」一個最大的目的就是[太陽馬戲團],因怕在現場會買不到票,所以在台灣就先買好了(但在現場買比較划算唷!因為住宿會有折價卷,但需要排隊就是),晚上還特地提早了半小時進場,果然早進場是有好處的,ZAIA的演員們一早就出現在觀眾席上和提早進場的觀眾互動和拍照留念(否則開場後就不能拍照了),一開場後馬上就被震撼到了,從小丑拉下開幕的繩索後中間特大的圓球體緩緩升起,伴隨著燈光慢慢亮起,才發現原來整個劇場的設計是個超大型的球體設計,也發現這個表現是個720度的表演(為何說是720度的表演呢?因為這個表演是立體的設計,所有的表演者都會在你的上空或是周遭出現),不是在每個國家都看得到的表演,也才了解到這個表演之所以享譽國際在於這個表演是軟硬體都發揮到極限的結合;若沒有這個精心設計的場地配合,表演者的技巧再好也無法發揮的淋漓盡致,但若沒有表演者如火純青的技巧,這個場地再好也是無用武之地。事實上,我相信就算將同樣的戲碼和表演者都移植到某個地方去表演,也無法呈現出這樣的演出水準;這時候想起一句話:[人才之所以是人才,是因為將人擺對地方],人雖然重要但是沒有一展所長的地方也是 擁有同等的重要性,如同魚和水的關係,是缺一不可的。也想到台灣若有要這樣的表演水準,相關的表演場所也是同等的重要,期待新巨蛋和其他國際化場地的興建完成囉!

「威尼斯人」讓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那在整個大廳中間金碧輝煌的CASINO啦!賭場是24小時營業的,人潮最多的時段是下午,這時候所有的賭桌和吃角子老虎機上是座無虛席,在那個環境下我想很難有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慾望,這個部分也是「威尼斯人」最大的淨利來源,雖然說十賭九輸,但在賭場中的客人都是覺得自己是那唯一的贏家吧(這就是人性)!其實賭場中,除非運氣真的很背,否則每個人都有嬴的時候,只是在贏的當下能否起身走人,那更是考驗著你的自制力。想當贏家其實也不難,只是要讓自己時時刻刻都維持著明鏡般的心態,是決定你輸贏的關鍵;想要成為贏家的人,時常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和克制力,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在去完賭場之後,上去逛那號稱近400家商店的shopping mall,當下已經是傍晚了,但抬頭一看才發現天空還是很藍,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很ㄙㄨㄥˇ,這也是「威尼斯人」很著名的人造天空,在這人造天空下的天氣永遠都是那麼的好(也會讓人心情愉快,是否這樣有助於購物呢?),天空下蜿蜒的運河都有渡船等著你來搭乘,數百家各式各樣的商店門口也都有服務人員在等著為你服務,當然這也是可以讓那些賭的很累的賭客們休息和恢復精神的好地方(當然,我並沒有辦法逛完整個shopping mall,據計算若每家店逛個20分鐘,那你必須花上3~4天不眠不休的時間才可逛完)。整個「威尼斯人」的設計就是很清楚的概念:讓你很輕鬆很享受的讓你自動願意從你的荷包裡掏錢出來進行消費(賭博也算的話),這也是難怪在金融風暴前「威尼斯人」可是集團內很賺錢的金雞母。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趁著年假之閒,又去了一趟香港(怎麼說又去呢?因為先前在中華汽車時有半年都在大陸港澳間出差往返),剛好香港11月有間「W hotel」全新開幕又號稱六星級的設備,於是乎改變原先的心意(原本規劃是半島酒店)投靠了我蠻好奇的「W hotel」。

W hotel位於九龍地鐵站上的圓方購物中心廣場上,交通上算是非常的方便(到地鐵就到飯店了),到「W hotel」的第一眼感覺是充滿了時尚感和設計感,還算是蠻符合我原先的想法(因為先前一直想為什麼要取名叫W呢?應該就是個以概念取勝的飯店設計吧),從飯店一進去就是一字排開挑選過的高大帥哥,在裝璜間也處處可看到W的字樣在其中,check-in櫃檯後面則是整片液晶顯示幕顯示著印象派的畫,房間走廊上以暗色系的地毯和灰色的牆面做為主設計,特別的是每個房間的門口都放了一本書(原來是門鈴和顯示請勿打擾和請打掃燈號的裝置),房間內的設計也是頗別出心裁的,處處充滿著收合和開放間的趣味,不管是電視、冰箱、零食櫃、保險箱、盥洗室、廁所等都是隱藏式的,在你打開每扇玻璃或是每面牆才會一一的發現。

但直到晚上回來休息時才發現我是錯的,W並不是只是取一個概念的名稱,而是有它的涵義存在,內含的意義是{WISH},也就是希望不只達到五星、六星等級的服務和滿意,而是可以滿足一切你想要(WISH)的,不是給你制式五星或六星的設備或服務,而是給客人自己所需要和想要的一切,這就是W hotel」這個名字的原始真正意涵和由來吧!晚上在浴缸裡仔細品味「W hotel」的用心和設計,也思考自己負責的工作上是否有朝這個方向在努力呢?很可惜的,答案是沒有的。原因很簡單,在工作中通常一開始就已經訂下了服務的範圍、內容、標的、流程甚至是結果,因此在來就是進入服務的過程,最後得到結果;理論上,客戶接受了這個服務也購買了,那麼如果服務過程和結果沒錯,客戶應該都給予高度的評價才對,但事實上真的能拿到客戶高度肯定的卻是少數之中的少數,整體分數(以5分量表的非常滿意+滿意來看)在80分以上的企業是少之又少,這又是為什麼呢?答案和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做的東西都是我們希望給客戶或是假設客戶需要的,當一切都制式化之後,所有東西變得沒有彈性,除非客戶的需求和期望都完全符合,否則超出制式的框架以外的需求和期望都會變成不滿意的因子來源,若沒有一開始就訂下以超越客戶期待的目標來進行服務,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但是,雖然道理簡單為何做得到的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呢?企業經營有其必須考量之處,能模組化和機制化的一定是盡量朝這方向做,但在朝這方向做的同時也喪失了客制的需求和彈性,這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也是企業主或企劃人員在規劃產品、服務、流程時該特別再多去思考的地方,如何在模組化之餘保有一定的彈性,那將會是讓客戶開心自己也開心的不二法門。

金碧輝煌的「威尼斯人」就留待下回再和大家分享啦!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主管也好幾年了,常常在思考自己哪裡做的不好,總覺得自己好像欠缺了什麼,努力的學習當個好主管,雖然大家都說我做的不錯了(高興一下),但我知道我的管理還差的遠,因為我做的很累,下面的主管也做的很累。

        直到上上週在MSN看到友人的暱稱寫著:管理就是「管事情」和「理人心」。看到這句話後真的讓我覺得很有感觸,「管」「理」不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嗎?不過我也發現,雖然是簡單的道理,但真的要懂和落實倒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很多主管習慣或是認為當主管的只要把標準和規則訂好,下屬就是遵守和執行,接下來只要去盯著落實的狀況和看看管理數字和報表,這就是管理。但真的是這樣子嗎?

        就我來看,我想下屬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當他有困難需要幫助時幫他解決問題,更好一點的是你可以主動去發掘他的問題和需要,我想下屬們一定都會認同你是一位好的主管。上面這段描述其實就和「管事情」和「理人心」是一樣的道理。「管事情」絕對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下屬希望主管事事都管,或是主管只是把事情控管好即可,而是當工作出現問題也好、狀況也好、自身能力無法解決也好,這時候主管就必須要有主管的guts,不論主管本身是否能幫下屬解決問題或狀況,都應該要挺身而出承接這些問題和狀況,這是主管應該做好的第一步,也是做好管理的基礎。為什麼說「管事情」是做好管理的基礎呢?因為那會幫助你獲得下屬的心,接下來就可以真的去知道下屬的需求是什麼,適時的給予下屬需要的協助和刺激,這樣自然就形成所謂的正向循環,下屬也一定很願意為了你這個主管賣命,不管有什麼樣的任務他也會很願意去幫你完成。

        當然,以上是我對管理目前的解讀和定義,我想沒什麼對錯,這也和課本上所談的管理有一定的差異存在。不過,還是得好好謝謝我現在的老闆,因為我的一切管理的想法和典範都是來自於他,因為這樣的方式深深的感動著我,也讓我想要朝他的目標學習和前進,希望自己有天能和他一樣,也希望自己給下屬同樣的感動。

        最後要說明的是,上述的管理是以上對下的角度來看,事實上對於平行同事和對上老闆的管理是大不同的,此部份就留待下次繼續再說囉!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不是抽取式衛生紙的廣告,這是只要接觸市調的人都會有的問題。以前在大學和研究所的課程裡都會有抽樣方法這門課程,裡頭不外乎各種的抽樣方式,例如:簡單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族群抽樣、便利抽樣等等,但是每種抽樣方法偏偏看起來都很像,怎麼選擇抽樣方法,最後好像只能聽市調公司研究員的建議,但是真的有這麼難嗎?

其實,只要把握住以下幾個判斷的方式,就可以很簡單清楚的做出初步的決定了。

l          成本考量是否很重要:若此點的考量是很重要的(也就是沒什麼錢),但可選擇的就是簡單抽樣和便利抽樣。

l          是否清楚掌握母體:若是沒有掌握母體,那選擇上還是只有簡單抽樣和便利抽樣了。

l          是否需要推估市場量:因為便利抽樣和簡單抽樣都沒有考量到母體和母體內是否存在差異,因此並不適合拿來推估市場量。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是2008/12月,過去這幾個月以來聽到的壞消息和不景氣的預警好像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關廠/裁員/歲休/無薪休假等等的訊息只要打開電視和報章雜誌到處充斥著這樣的報導,已經好像有點到了經濟大蕭條和百業待舉的地步,很多公司在這時候已經是將人事完全凍結或是遇缺不補,看似好像是明智的舉動,也看來可節省部份的成本讓公司可繼續撐過景氣的寒冬,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104廣告網這邊的觀察可以發現,並非所有的公司HR都是像上述的想法在進行招募,至少看起來有二種的招募新思維已經慢慢在誕生和發酵中

l          第一種新思維是:趁現在很多遺珠之憾(優秀人才)被大量釋出以及公司談判籌碼較高的時候大舉徵才,這類的思維的公司以外商和受景氣衝擊較低的企業為主,例如:

n          全球性企業的跨國人才招募仍持續不中斷:這類型的企業因每年都必須進行跨國人才的招募,隨時讓公司維持有各國優秀的新進人才,讓公司在全球性的競爭力上也可名列前茅,像是Toshiba(日本東芝)近幾年來皆固定在全球各地都進行跨國人才的招募,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n          未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將會從歐美移至大陸,大陸市場也是目前新興市場中前景最好,受到這波景氣影響也相對較少的;因此,佈局在大陸市場的台商企業仍會在目前景氣寒冬下大量的徵才和佈局,以供應大陸市場需要源源不絕的人才,像是康師傅每年都會固定在台灣進行各職類的儲備幹部徵才活動,以利康師傅在大陸擴展時能有即時的人才可供應。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幾個星期前的晚上,以前市調公司的同事(現仍就職某大市調公司)打給說抱怨了一下,主要內容是說:「最近電訪實在是愈來愈難做了(能接觸的族群變少了,拒訪和找不到人的機率高了),偏偏每個客戶都很沒有sense,每次的調查都想要做到1068份和全省的分層隨機抽樣,偏偏時間又給的很少」;我回問說:「那有和客戶溝通過是否考量修改抽樣的範圍和份束嗎?不僅時間可以少一點,花的成本也可少一點」。朋友回說:「基本上,大多數的客戶並沒有正確的市場調查觀念,要再溝通的時間成本實在是太高,花了時間溝通也不見得可以更改,反而最後的時間變得更少,還是將就將就算了吧」!隨後又閒聊了一下近況就把電話掛了。

事後一直對於這些話記在心裡頭,直到幾天後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我的部門內,事情大致上就是客戶要做一個概念測試的市場調查,主要是針對企業內的人資人員進行測試,但客戶卻在初步的溝通中提出希望可以針對所有的上班族進行調查請我們提案,於是乎我們提出了一版建議他僅針對人資部門人員調查的建議計畫書,在第二次的溝通會議上馬上遭到質疑,客戶主要是認為「雖然那個概念主要是針對人資人員,也不應該放棄其他可能的人員啊!這樣在市場規模推估上不是就少了一部分,這樣是沒問題的嗎」?

的確,客戶說的沒錯,的確是有可能少了一部分的潛在族群,但這思考點應該被教育和改變,才是對客戶最佳的建議,這時我站起來和客戶說明:「我們推薦的抽樣方式僅針對人資人員的確是有可能少了一部分潛在的商機,但貴公司願意支付在這個調查案的時間和金錢(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怎麼樣利用有限的資源去讓整體效益最大化,且若這個調查不focus在人資人員上,那最後的調查結果呈現上人資人員所佔的比例絕對會太低(也就是在自然的職務分配下,人資人員所佔的比例可能5%不到),這樣花了錢卻將9成以上的錢浪費在不對的調查對象上實在是很浪費且花的時間更多;另外,我快速的換算給他看,若照客戶原始規劃,以每份200元執行本案,一共要花超過20萬元,其中人資人員大概可回收50份(約需執行4週);但若focus在人資人員去進行調查,每份以350元計算,執行500份也不過花費17.5萬元(3週內可完成)」。

最後客戶當然就選擇了我們第二次建議的方案執行調查,結果也是令客戶感到非常的滿意;經由這件事情也讓我再次的體會到「母體」對於整個市調案的重要性和影響性。給各位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和建議,除非你完全無法知道你這個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誰,否則應該要讓調查的對象盡量的focus(也可透過相關文獻或次級資料取得相關資訊),唯有focus調查對象才能讓你的有限資源(時間和成本)發揮最大的效益,也才能做出一個最smart的調查。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2008.06.17)下午參加了一場和IT人員相關的記者會簡報,由於已經參加了數十場記者會簡報的經驗了,倒也是沒有覺得什麼太特別的,中午和總經理一起出發到現場後,和贊助廠商的人員聊了許久,感覺對方人員很積極正面且蠻有料的,也算是收穫良多(獲得許多和IT人員相關的知識);隨著記者會的時間接近,贊助廠商的副總和此次記者會的特別來賓(某金控公司的執行長)也到了,雙方彼此寒暄了幾句後就緊接著入場了。
記者會一開始由總經理開場後,接著就是我的調查簡報,一如過往的順利報告完畢後,緊接著是贊助廠商的副總將自身的服務帶出,接著是特別來賓的經驗分享。一切如過往的記者會經驗一樣的順利進行著,也準備等特別來賓分享完後的記者個別訪問;但此時,特別來賓突然提到:「在職場上面,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溝通絕對不是溝通道理,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這樣的溝通不會有所結果。惟有朝著修成「正果」(正確的結果,以部門最大利益或是公司最大利益來看)的方向來溝通,這個溝通才會是成功的溝通」。頓時間讓我思考了很多,腦袋裡馬上出現了許多在公司內會議室的場景,雙方為了各自的堅持和利益不斷的爭辯,開了非常長時間的會議,最後也不見得會有結果,就算有了結果也是某一方極度不爽的退讓(被壓迫或是主管裁決),或是雙方都很不爽(皆沒達到自己要的結果)。
和那位特別來賓的講的話再聯想起來,心中的感觸頗深,也更是認同那段話,要知道每件事情一定都有一體兩面且有好有壞,當雙方都在講道理時(各自認為的有道理),那一定不會讓事情有交集,更不可能產生最大的利益。只可惜,大多數的人在進行溝通時皆已經心存定見(道理),或是存著一定要占便宜的心態來進行溝通,也難怪溝通已經成為所有職場上的工作者的必修課程,也是最常遇到和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常常有下屬和同事來找我說:「為什麼我和某A無法溝通、某B完全不知道我在講什麼、和某C溝通只是浪費時間不如不要溝通、某D就是對我有意見和他溝通很累、某E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根本聽不進去我在講什麼等等」。事實上,當你在講上述那些話的同時,你已經成為上面A、B、C、D、E其中的一位了,當你不能拋開自己的立場和所謂的道哩,也不能站在部門或是公司最大利益點來思考時,可以預期的是「無效的溝通」也無法去「修成正果」的,你說是嗎?下次溝通時,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應該要怎樣進行溝通,相信對你的職場之路會有很大的幫助和助力。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ess is more」,不知道大家怎麼解讀這句話的,今天看到某綜藝節目的魔術表演,評審老師給了參賽者這句話的建議,雖然參賽者表演的不錯(表演了5-6套魔術手法),但評審老師真的是一語到出問題的癥結點和參賽者未來怎麼再提升自己的層次,原因在於參賽者希望把自己熟練的魔術手法全數表現出來給觀眾看,藉此讓大家知道他會很多的魔術手法,也認為表演愈多套魔術手法會因而得更高分囉。
就像大多數的工作者一樣,都會迫不及待想要把自己所會或是所懂的一切表現出來,就算這位工作者是所謂的「完人」,也就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否則,通常會有以下幾種比較不好的結果:
ü          雖然會很多,但都不精通
n          這是最慘的狀況,把自己的缺點通通一次曝露出來,會讓主管和同事印象大打折扣。若你處在這樣的狀況,應該是採取多看多學習的態度,等到學有所成再出手較為合適。
ü          有一兩項精通,其他的只是略懂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現在網路廣告最夯的趨勢莫過於談「精準」這件事情,但回想幾年前的網路廣告卻是截然不同的現象,過往的網路廣告幾乎只是一昧的追求流量(深信流量=價值),因此流量大的入口網站(portal)幾乎壟斷了所有的廣告市場,但也造成大者恆大的現象,就連入口網站也彼此產生了排擠效應,最後幾乎只留下前兩大的入口網站,廣告營收更是幾乎集中在流量第一大的網站;當然,其他還能繼續生存的網站,則是靠著本身網站的獨特性(主題性強的網站),如104人力銀行(求職求才網站)、聚亨網(財經資訊提供)、愛情公寓(交友網站)等,但廣告營收卻非上述網站的主要營收來源,主要營收還是來自於自身的服務收費。
上述主題性的網站,我姑且將其稱做第一代「精準廣告」,因其網站具備主題性的關係,因此網友到其網站的目的和行為會很類似,廣告主的產品或服務若也符合該網站的主題,放置網路廣告在該網站上的效果是可以預期的,也會讓該網站另外多了些加值性的營收;第二代的「精準廣告」則是來自於某些網站可以很精確的知道網友的基本資料,因此可以依照不同profile的網友給予不同的廣告,如104人力銀行(擁有履歷資料庫)、電子商務網站(擁有交易資料庫)等,第二代的「精準廣告」更準確的掌握到網友的基本資料,網路廣告的效果也可以預期的較以往更好一些,商業模式則是以EDM為主。
第三代的「精準廣告」則是來自於新時代的網路巨人Google的關鍵字廣告,透過網友自身搜尋的物件或服務(表示對該物件或服務是有興趣的),這時在旁出現的廣告當然也是網友有興趣的,點擊的機率和效果自然是較為不錯的。這類型的網站除了Google外,Yahoo也緊接推出類似的關鍵字服務,另外像是104人力銀行其實也有類似的服務(職務/產業/公司搜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少網站能同時能擁有上述三種的「精準廣告」,但心細的你應該有注意到-「104人力銀行」是少數三種「精準廣告」都擁有的網站;試想你今天是位負責招募徵才的HR,可以如何來利用104人力銀行達到完美的徵才呢?
l          首先,104人力銀行的流量在工作型的網站是no.1。就主題性的「精準」來看,來104人力銀行的網友主要都是以求職為主,尤其104人力銀行的首頁更是網友必然會看到的地方,因此在104人力銀行的首頁放置明顯且吸引人的廣告(Banner或是上方的文字連結),勢必可預期有很好的效果。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想大學時代,因為統計系的關係,從大一到大四唸了一些和市場調查的相關課程,像是「市場調查概論」、「抽樣調查」、「實驗設計」、「基本統計學」、「高等統計學」、「線性代數」、「統計應用軟體」等,初入社會時也是滿心抱負的投入和統計系有直接關聯的市調公司,正想著自己已經身懷各種技能和知識,應該有機會可以一展長才,沒想到第一天到公司上班就徹底讓我知道事情和我想像的並不一樣。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第一天早上做完公司基本的教育訓練後,便開始去熟悉目前公司的一些系統和目前的執行專案,到了下午2點時,部門主管走來問我:「Peter,今天雖然是你第一天上班,但能不能請你幫忙加班一下,某個專案有了大麻煩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忙處理」,滿懷熱血的我當然是一口答應,心裡也正在想著自己大學唸的書和學的技能馬上可以派上用場了(心裡正在得意時),老闆這時說出:「太好了,那你現在馬上去調查部門幫忙進行訪問,加油!」;說實在的,我原先心裡想的是「天啊!竟然是這麼基礎的工作,真是答應的太快了」,但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也只好認真去做了。
調查部門的主管一開始便說明目前的狀況是「因為調查對象和廠商定義的不同,因此本來以為執行完畢的案子,必須作廢一些份數,現在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補足缺的份數」,這個時候我才回想起教「抽樣調查」的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調查對象對了,這個調查就成功了一半;調查的對象不對,這個調查是100%的失敗」,整個下午和晚上和其他7-8個同事不斷的打電話去做訪問,終於在晚上10點完成缺額的份數,也讓自己職場的第一天充實的過完了。事後當然免不了進行檢討,這次的損失除了原先已做完份數必須作廢、公司研究員重新做了缺額的份數(原本當天預訂的工作也必須暫停)、委託廠商也有可能對公司產生一些質疑(商譽損失),因此負責調查部門的主管被大老闆海K一頓,也將此案的獎金沒收不發;最後大老闆只講了一句話:「市場調查的根本就是找對受訪的對象,受訪對象有問題的調查就是shit!(sorry,原音重現一下)」。
經過這十幾年的市調經驗,執行過上百個市調專案,深刻的了解到每個專案最困難、最需要去注意、最影響成本的地方就是在「抽樣」,抽樣的對象若非常的難找,此專案的價格勢必很高、專案時間也會非常拖的很長、甚至可能會導致專案無法順利結案,若一直找不到正確的受訪者,甚至還必須透過一堆人的介紹才有機會完成(時間和成本勢必不斷的再墊高)。
如何更簡單也更精確的找到抽樣對象,是每個進行調查的研究者和市調公司都希望去做到的;不管是透過每次調查留下的個人資料(需經受訪者同意)或是透過已整理好的名冊(如工商名錄)亦或是完整且正確詳細的資料庫(如人力銀行資料庫),都是可以順利找到受訪者和有效率完成調查的方式;在做調查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抽樣」,務必先確認抽樣的對象是正確無誤的,這樣就至少已經讓調查成功了一半。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以下的故事…..
某位業務員A被派到非洲某個國家去賣鞋子,當他到了非洲的那個國家後,發現當地的居民根本不穿鞋,因此他立即就回公司回覆說:「這個國家並沒有賣鞋的市場」;另一個業務員B也被派到那個國家去賣鞋,但他回到公司後的回覆是說:「這個國家的賣鞋市場非常的大」。這個故事常被用來解讀樂觀與悲觀的態度,對於事情的判斷上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當然對於結果也可能會是不同。
但若我們用比較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業務員A的報告一定是錯的嗎?業務員B的報告又一定是對的嗎?在沒有透過「市調」前,最好不要妄加判斷或給予公司建議報告;以科學的方法來看,業務員A或B到當地時看到的市場是現況(沒有人穿鞋),下一個步驟應該就應該進行「市場調查」,透過「市場調查」去了解這個國家的居民有無穿鞋的需求、若有的話需求度和喜好的型式是什麼、若無的話原因又是什麼,這樣便能做出一份有科學根據的研究報告,屆時答案不管是這個國家有賣鞋的市場或是沒有賣鞋的市場(若有市場,可透過調查得到市場規模、喜好鞋子的型式、理由及原因(可作為行銷的訴求點);若沒有市場,也可了解原因為何?若有能力改變,或許還是有機會到該國家賣鞋),公司應該都會非常的感謝你,因為你協助公司做了非常正確的決定。
透過上述的例子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兩件事情…..
1.          在做任何決策前,最好是先蒐集到必要的資訊再做出判斷,而非僅以個人的感覺或過往經驗來判斷,這是非常多人會犯的錯誤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午後捐完血後,走進一家人潮擁擠的小吃店裡,吃著有點難吃卻又昂貴的排骨飯,心裡正想著來錯地方吃飯了,不經意的抬頭看著電視正播放著陳年的經典老片「麻雀變鳳凰」,這時旁邊有位女生說著「李察基爾好帥喔」,另一位女生說著「好羨慕茱莉亞蘿勃茲,真希望自己有天也能夠麻雀變鳳凰」;這時的我心中卻是有深深的感受。
除了我小時後的好友外,鮮少人知道我的出身及背景,出社會後90%以上的同事和朋友們都認為我的家境應該不錯,至少是小康以上的家庭,甚至有人認為我出身豪門之家,大多時候我只是笑笑,並不承認也不否認;事實上,我小時後的家境並不好,從小學開始就幫忙媽媽一起賣黑輪賣豆花,從小到大也從來沒補習過,念大學和研究所都是靠自己打工和助學貸款才完成學業的。就像劇中的茱莉亞蘿勃茲一樣,他遇到李察基爾之後,便開始去思考如何跳脫他既有的生活和困境,不再接受他出身低微和只能做些低微的事情,也不再去羨慕有錢人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而決定提昇自己不再向現實低頭或認輸。我自己也是這樣,只不過早了點就做了這樣的決定,從小就被親戚瞧不起,認為以後不會有出息也只能做黑道小混混,讓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發誓「四不二要」,四不是絕對不罵髒話、不抽菸、不酗酒、不吃檳榔,二要是要把書唸好、要出人頭地;雖然媽媽常開玩笑的說:「他這輩子唯一的心願只是希望我不要當流氓就好」,但我知道現在的我是媽媽的驕傲。
麻雀怎樣才能變鳳凰?並不是趕快去拜拜希望中到頭彩,也不會是許個願明天早上起來一切就變了,更不會是汲汲營營的找個金龜婿或是豪門千金;重點在於以下幾點:
1.          你的「心」決定改變了沒:只要「心」改變了,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麻雀變鳳凰」的,「心」的決定是一切的起點。
2.          正向和樂觀的態度:絕對不要自己去設限,尤其處於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更應該如此,若不正向思考,則代表你已經先被打敗了。常常告訴自己,最差的狀況也不過如此,既然沒有再多餘的損失了,不如盡力去做吧!一但開始思考和行動,便產生了成功機會和可能性。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與其再去爭論這可能不會有答案的論述,還不如換個角度去思考,沒有「蛋」不會有「雞」,沒有「雞」也不會有「蛋」,「雞」和「蛋」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我想這應該不會有人不同意的吧!
        最近有個認識已久的朋友在週末時跟我說:『公司並沒有給他足夠相對應的報酬,因此他決定領多少錢做多少事情,不願意再全新全力的投入工作了』。聽到這句話時讓我非常的訝異,他是位優秀的人才,在公司的表現一向很好也頗受老闆的重用,只要能夠繼續努力下去,前途應該是一片光明才是。雖然我和他簡單的溝通過,並且舉了一些例子和他說明,『努力和收穫是對應關係,但並非對價關係,有努力可以預期有收穫,但沒努力就代表一定不會有收穫了』。(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沒盡全力工作對於老闆來說就跟沒努力一樣,老闆不會因為你做了80分而滿意,因為他要的是100分。)
顯然的,這位好友已經陷入「蛋」和「雞」的謬思之中。表面上看起來,公司和老闆沒有給你足夠的報酬,因此你僅願意付出同等的努力;這看起來很公平也符合對價關係,但卻忽略了公司和老闆的資源一定是集中的,在你能超越公司和老闆的期望時,報酬一定會遠超過你所想要的,但若你已經先畫地自限了,那你將不太可能有機會超越期望了。非常現實的事情就是,職場上大多是買方市場,在賣方尚未展現其突出的價值時,買方是不願意去支付太高的價錢;但若賣方展現的價值遠遠超過買方付出的價錢時,我想除非買方是笨蛋,不然一定會出很高的價錢想辦法留下賣方。
這也讓我想起今年的「王建民」,「王建民」有個所有美國人都熟知的稱號『沉默的王牌』,他總是默默的努力工作(投球),非常的低調也不會要求太多,但卻為洋基隊帶來2年38勝的優秀戰績。今年「王建民」的年薪由去年和前年的50萬美金不到一口氣增加到400萬美金,我想前兩年若是他的態度是我只領不到50萬美金的年薪,應該只要做同等價值的事情即可,就不會有今日的他,不會是「台灣之光」也不會是洋基「沉默的王牌」;雖然今年的薪資仲裁結果雖然不如預期(「王建民」要求的年薪是460萬美金),但「王建民」只說了一句話:「我會盡全力投好每一場球」。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也證明了他所說的,三連勝的戰績,各項投手指標表現皆非常的好,甚至是目前「賽揚獎」指標預測的第一名,他投出了超越他、洋基隊、洋基球迷和所有喜歡他的球迷的期待,也投出了超越他本身的價值(以目前表現來說,已和年薪數千萬美金的大投手不惶多讓),可以想像的是,他明年和未來的年薪及成就絕對不同於今日。
還在思考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嗎?除非你是生物學家,否則我想這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學我們「台灣之光—王建民」的態度,盡全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職責,跳脫「蛋」和「雞」的框架,創造出超越的價值,未來你的報酬將是由你自己來決定!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知客戶滿意度的都知道以下的公式,客戶滿意度=客戶實際上價值的感受-客戶的期待』;在這個公式裡,我們能清楚看出,老闆(內部客戶)的滿意度來自於你被期待的表現扣除掉你實際上應有的價值,也就是說唯有你表現愈超出老闆對你的期待,老闆對你的滿意度才有可能愈高。

 而老闆通常對下屬有什麼期待呢?我想簡單分成四個層次:

 1. 做你自己該做的工作(do your job):
重點只在於有去做,很多工作者的心態只認為領了薪水有在做事即可。
 2. 做完自己該做的工作(do your job done):
重點在於做完這件事情,也是最多工作者的心態,認為領了薪水有把事情做完即可,如同製造業的交貨一樣,把貨品交付了便責任已了。

petertsai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